【生態觀察站】金門蟒蹤
【生態觀察站】

金門蟒蹤

文.圖/游崇瑋 綠自然文創有限公司
緬甸蟒的身世之謎 
  前些年(2009年以前)的金門報紙,偶爾會刊載某地某村又抓到蟒蛇,大約多長、多重云云,最後還會下一個註解:「……外來種可能會讓當地生態失衡,請勿隨意棄養外來寵物……」,此類新聞每年大概都有近十則。開始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認為發現蟒蛇的頻率實在是高到不可思議,在台灣本島一年都難有一則類似新聞,加上緬甸蟒(Python bivittatus)的天然分布包含中國福建沿海,因此推測金門的緬甸蟒有相當高的機會並非外來種,抱著替牠們洗刷冤屈抱不平的心態,而踏上研究之路。
 
  緬甸蟒自然分布於中國南方、中南半島以及部分的印尼島嶼,相當廣泛。分布北限在中國東南沿海,約福建省南平市一帶,緯度稍高於馬祖。一般來說,野生緬甸蟒的最大體長約為5公尺(有極少數的個體長達7、8公尺),但是因為金門島已經接近緬甸蟒的分布北界,可能因為溫度較低或者島嶼生態系食物較為缺乏,研究期間,在金門島記錄到的緬甸蟒之最大長度僅約3.6公尺。
 
  早期金門島的緬甸蟒記錄,比較可靠的部分可追溯到民國38年,在知名駐金門將領胡璉將軍的著作《金門憶舊.高粱酒與地瓜干》中,提及「……金門不但蛇多,而且有蟒,重可百斤,長約數丈!以之為羹,味美而鮮,粵兵嗜之如命;但使三日一羹,饅頭亦可下咽。……」,後來的故事就是因為阿兵哥吃太多蛇,導致生態失衡,鼠患順勢而起。最後政府禁絕阿兵哥再吃蛇類,並且配合以獎勵的方式,讓民眾協助捕捉老鼠,才平定鼠患,也留給金門島上的蛇類一線生機。另外,在早期的《金門正氣中華報》(金門日報前身)中,從民國39年起也刊載至少6則在金門發現蟒蛇的新聞,其中民國39年、43年以及44年所發現的蟒蛇個體還在捕捉之後,送至台北圓山動物園展示,可見對當時的民眾來說,大蟒蛇仍是令人感到相當驚奇的物種!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1955   Update / 2016-08-17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