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第101期選文
【登峰造極】

破冰紀行

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現象之觀察 

文.圖/柯金源 公共電視新聞部

  為了舉出地球暖化之淺顯易懂的證據與實例,我努力的從陽光與水源、氣象災害、食物生產、疾病傳播、到生存棲地等幾個面向來尋找。先以刪除法的方式,把大家比較熟悉、談得較多的議題放到一邊,再把資料與圖像比較難以取得的議題留下來。最後,決定把焦點放在「海洋」與「極地」。除了,這二個領域的證據逐漸明確之外,因為上山下海的困難度算是蠻高的,想必大家也會很想看看這些區域的現況吧?

  另一方面,也呼應了國際環境研究組織的活動。世界氣象組織(WMO)將2007至2008年定為「國際極地年」,這一項計畫,受到60幾個國家的支持,自2007年3月,延續至2009年3月,將有來自世界各地五萬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為期二年共200多項有關極地生態系統的研究。再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也將「冰川消融、後果堪憂?」作為200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探討主題。所以,我們也想試著提出一份台灣人的環境觀察圖像紀錄。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峰造極】

威爾金啟示錄

文/劉正千 成功大學地球科系
口述/本刊編輯部整理
圖/劉正千

  公元2000年起,全球各地無不遭受異常氣候的侵害,向來鮮少天災的歐陸水災頻傳、森林大火不知何時起每年造訪加州、中國首都北京的沙漠化,乃至於身處在台灣的我們,親身體驗的降雨模式改變......這一切一切,無不印證著二十世紀末科學家們憂心忡忡的告誡。

  而今「全球暖化」已經不再是學者論述裡所提及的遙遠「將來」,而是有目共睹、分分秒秒都在進行的「現在」。早在此議題隨著不斷攀升的夏季平均溫沸騰之前,今年春季,位於遙遠南極洲的威爾金冰棚已經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崩解。雖是遠在天邊的異象,臺灣的高科技衛星技術仍精準地捕捉到崩解當下震懾人心的影像。為此,本刊編輯部特地來到台南,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劉正千副教授,將冰棚崩解的前因後果,以及後續的可能影響,為讀者們做出第一手的報導。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峰造極】

冰原歷險 104 南極之旅

 

文.圖/黃俞升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海洋運動與遊憩系

突來的任務與喜悅

  距離2002年三月中旬,被我的指導教授Dr. James McClintock 告知有機會參與美國南極研究計畫(United States Antarctic Program)已經過了六年了。記得那一天,我的老闆和另一個共同指導教授Dr. Chuck Amsler突然衝進我的辦公室。表情嚴肅的對我說:「俞升! 我們要和你談談。你最好坐穩,有個心理準備。」我心想:「完蛋了! 是不是表現不佳,準備叫我捲鋪蓋走路。」正當我腦子還在混沌中打轉的時候, 老闆開口說:「如果有機會,你想不想去南極? 」這時候我眼睛一亮,頭腦也清醒起來。「我當然願意! 」我回答說:「這也是我來到這裡求學的另一個目標。」經過他們一番的解釋後,我了解到,他們準備把我放在南極海洋研究計畫的人事裡面,作為候補人員。由於南極研究站所能容納的人員限制,所以不保證一定能去得成。還得視當時的人員調配而定。就這樣讓我有了一絲絲希望,期盼能一圓南極之行的夢。

  在這之後,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包括嚴格的身體健康檢查、牙齒健康檢查、人事資格審核、潛水資格審核等等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到了2002年年底11月份左右,所有的檢查報告出爐,陪伴我幾十年的四顆智齒的拔除(因應牙齒檢查的部分)。終於確定我可以在2003年2月初,前往美國位於南極半島的研究站——Palmer Station。這時候整個情況才真正的明朗與大勢抵定,心中的喜悅實在無法用筆墨來形容。在這準備和等待的期間,我也參考實驗室南極研究計畫的大方針,提出了附帶的子計畫作為我博士論文研究的一部分。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峰造極】

極地生活新鮮報

南極生活分享

文/黃致豪
圖/柯金源
 
「你們在南極都吃什麼啊?」
回台灣時,最常碰到的就是這個問題。
「吃企鵝囉!」
看著一個人瞪大的眼睛,不可置信的表情,有時是件很有趣的事。
 
1903年,一個瑞典探險隊因為隊被冰山所阻,
被迫在南極度過整個冬天。
估計那個冬天他們共捕了2000隻企鵝來裹腹。
一百多年後,2007年底出發的我們,目標是攀登南極洲的最高峰-4892公尺的文森峰,菜單上當然一隻企鵝都沒有。
 
那麼,在南極的我們吃什麼?穿什麼?住哪裡? 本文將一一告訴您。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峰造極】

從北極星想起天極眾星

文.圖/馬以工

觀星

  觀星對城市人而言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夜晚的光害、汙染的空氣、高樓的阻礙,都使我們對星空愈來愈陌生。記得有次在宜蘭山上,獵戶座竟是如此鮮明,遙想面對滿天繁星的遠古人類,必是與天際亮星的互動,觸動了文明的啟萌。

  獵戶座是最容易觀察的星座之一,基沙(Giza)金字塔群的排列角度,與獵戶座腰帶三星雷同。

  由於地球上的文明大都起源於北半球北緯30到40°間的溫帶,許多古老的觀星記載與星圖,都是依據此一地區觀察所得記錄及繪製。範圍東方約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到北京之間,西方在埃及到雅典、羅馬之間。這些觀星的記錄,及所繪製的星圖,成為十四、五世紀天文學的主流。

  這些星圖大致是以巴比倫人將黃道分成十二等份為基礎,黃道帶的中心就是天頂,其中有一個很弔詭的中心就是北極星。

  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天際數不清的億萬顆繁星中,並沒有一顆星叫做北極星,北極星只是地軸在地球自轉時所指的位置。因而觀星者都知道,若在北緯30°處觀星,北極星就在與地平面30°夾角的北天。

  為何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北極星呢?我們看到的北極星與古人看到的一樣嗎?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593   Update / 2016-08-17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