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第111期選文
【2011生物多樣性特報】

談蛇類腹面的體色

肚子上的秘密(上)

 
文.圖 /向高世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
 

  一般人在觀察蛇類時,通常並不會太去注意牠們的腹面,當然這些動物平時也不會輕易就顯露出牠們的「另一面?,但若仔細探究,我們仍可在這鮮為人注意的另一面上,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

  就以同屬鱗目(Squamata)的蜥蜴亞目(Lacertilia)動物來作比較,蜥蜴腹面帶有明顯色斑的情況並不多,以台灣的種類來看,部份雄性攀木蜥蜴喉部所用來展示(Display)的特別色斑,並不會延伸至身體腹面,而哈特氏蛇蜥幼體腹面全黑(成長後便消失)或是少數石龍子科種類(如:台灣蜓蜥及台灣滑蜥)在身體或尾巴腹面帶有的特別色調,亦都僅算是少數。

  但是在蛇類,其腹面帶有色斑的情況就相對常見許多,且斑紋的變化亦相當大,至於這樣的色斑在生物學上所代表的意義,目前探討的並不算多,而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警戒色(Aposmatic Coloration;Warning Coloration),即是以明顯的外型(如:鮮豔的顏色或多刺)或行為用來提醒可能的略食者牠們是有毒或者是難吃的;如:臭鼬的黑白對比明顯的毛色或是眼鏡蛇科(Elapidae)中的許多毒蛇常出現的黑、白或紅、黑相間斑紋,都是相當典型的例子,而部份水棲的有尾兩棲類腹面亦具有鮮豔的警戒色。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CBD-COP10】

覺醒!面對!行動!

海洋及沿海生物多樣性的黃金救援時刻

 
文.圖 /邵廣昭、鄭又華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根據去年(2010)3月所公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三版》(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3, GBO-3)報告中,全球80%有過調查資料的海洋區域,魚類群系均因過度捕撈而正迅速衰退。沿岸及珊瑚礁棲地仍持續劣化,不但使珊瑚礁生物快速流失,也嚴重威脅生態系服務功能及價值甚高的沼岸環境,包括海冰、鹽沼、珊瑚礁、海草床和貝類礁等不同的棲地。 

  其實早在1995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第二次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 2, COP2)中,即已通過《雅加達宣言》(Jakarta Mandate),要求各締約方應正視海洋及沿海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問題。2002年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更要求,到2012年全球應有10%的海洋及海岸完成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網絡的建置,以及到2015年全球的漁產應恢復到過往的水準等。但不幸的是,各項工作的進展緩慢,達成這項目標仍是遙不可及!因此此次在日本名古屋所召開的CBD-COP10大會中,仍舊將「海洋及沿海生物多樣性」(Marine and Coastal Biodiversity)列為大會重要的議題之ㄧ(議程項目5.2)。地主國日本係全球數一數二的漁業大國,其領海內之海洋生物多樣性位居全球之冠(33,000種),因此特別在10月23、24日於名古屋大學舉辦關於海洋保育的研討會,並訂定10月23日為「名古屋海洋日」(Oceans Day at Nagoya),發表《名古屋海洋宣言》,呼籲參加COP10之各國代表與權益關係者共同努力來保育海洋。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綠色瞭望】 現代方舟(一) 

曙光並不遙遠

保育巨人彼得.史考特與瘦橋濕地保護區

文/潘玉潔 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 
圖/楊恩生 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得天獨厚的水鳥天堂

   1991年,在英國的瘦橋(Slimbridge)濕地中心,台灣來的水彩畫家楊恩生為塘中聳立白色羽翼的疣鼻天鵝傾倒,開始創作一系列白與藍相映的天鵝畫作;在瘦橋見到圈養的絨鴨(Common Eider)與秋沙鴨(mergansers),也激起他到天然棲地親眼觀察這些美麗野禽的念頭。自此,畫家離開了斗大的畫室,跨入千萬里之外的野地,只為追尋這些身披絨羽繆思的蹤影。相隔二十年後,在2011年1月,楊老師帶了5個學生,重訪這個改變他創作方向的啟發地,以更具生態關懷的視角,再次體驗與天鵝相逢的悸動。

   濕地與野禽信託(Wildfowl & Wetlands Trust),簡稱 WWT,在全英國建立了由9個濕地保護區加上遊客中心構成的保育網絡,總面積達2000公頃。每年參訪的遊客高達100萬人次,會員超過20萬人。瘦橋(Slimbridge)是這個組織的總部,也是最早成立的一座保護區。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生態觀察站】
 

生命再起

一則莫拉克災後重建的生命故事

文.圖/ 汪文豪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打造母子臍帶相連的生命共同體。」

南臺灣屏東山區省道台24線串起的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
在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後受到重創,
在部落遇到浩劫、遷入平地永久屋入住後,
看巴冷公主與百步蛇的子民如何結合環境監測與生態旅遊以延續部落傳統文化
再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南台灣屏東山區裡,由省道台24線串起不同個人、不同族群與山林之間休戚與共的生命故事。

  省道台24線,一條從屏東平原出發的道路,沿著隘寮北溪向東北深入中央山脈。這條道路聯接了平原所處的屏東市、長治、鹽埔與內埔等鄉鎮,也溝通了三地門與霧台等原住民鄉。其中,三地門鄉與霧台鄉裡眾多的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像是珍珠般地被台24線串起,成為南台灣山林裡耀眼的珍珠項鍊。

  然而2009年8月8日降下兩千多毫米的豪雨,莫拉克像是一隻從天而降的怪手,硬是把項鍊扯斷,讓珍珠散落。台24線公路柔腸寸斷,部落受創慘重,山林也像是被滾水燙過般的皮開肉綻,令人觸目驚心。

  風災屆滿至今一年有餘,災後重建也已陸續進行當中,台24線沿線的霧台鄉阿禮部落與三地門鄉的達來部落居民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重建思維,他們以結合環境監測、原鄉文化與生態旅遊的方式,要走出一條永續利用山林的重建之路。

   尤其霧台鄉的阿禮部落雖位處省道台24線最偏遠的末端,但在農委會林務局、屏東縣政府的經費支持,以及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所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室團隊規劃下,搖身成為台24線生態旅遊的起點。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他山之石】

海洋環境教育在香港

WWF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簡介

 文.圖/葉建成

   2009年4月,香港的氣溫已有20幾度,濃霧也不像3月那麼經常發生,出太陽的話,溫度會再高些,此時的氣候宜人,適合戶外活動,尤其是水上活動也漸漸地熱絡了起來,這個月也是我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以下簡稱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簡稱WWF)工作的最後一個月,預期的工作也都完成,包括比例最重的浮游生物資料庫和Plankton Information。此月,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忙碌依舊,在中心的大教室裡,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教育主任們也正熱切地引領來此的學生或學員,認識與體驗海下灣海岸公園的環境、生物、棲地與保育。在此工作的近半年期間,除了每週一至週五的學校參訪團體,每個週末或假期幾乎都有制服團體的教育訓練課程,為此,海下灣的同事們也要在週末或假期排班上工。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805   Update / 2016-08-17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