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第129期選文
【2015生物多樣性特報 】

沉睡中的時空膠囊

巧遇東沙環礁古沉船

  

文.圖/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東沙島被形容是南海最北的明珠,退潮時,東沙環礁露出水面略成圓形,圍繞一個大潟湖,2006年成立我國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範圍廣達35萬多公頃。根據西方參考文獻紀載東沙海域,從最早1609年東印度公司貿易船(葡萄牙籍)至1869年,共有28件沉船。其實每艘沉船都記錄著一個年代人、事、時、地、物的故事,彷若「時空膠囊」沉在海底。

  本人自從1994年參加農委會委託計畫「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第一次踏上東沙島,至今已到訪過東沙島46次,大多數時間都前往東沙環礁海域進行潛水生態調查研究,隨著每年調查測站增加,經常有機會在大潟湖和環礁外潛水時巧遇沉船,在好奇心驅使下,會多拍幾張照片,順便記錄棲息在沉船內的魚類種類。

  然而21年來,常被人問起我看見多少艘水下沉船,一下子都說不清楚,只能說那應該是考古專家的工作,我只是外行的巧遇而已。由於十多年前台灣沒有水下考古學者,因此,很多水下沉船記憶只能存在幻燈片裡。很感謝「大自然」雜誌蔡惠卿總編輯的提醒,我是首次發現東沙環礁上有古代石板堆的人,具有新聞性,不妨將水下沉船一併整理出來,讓未來有興趣考古的人留下第一手參考資料。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生態焦點】

活化石-鱟的迫切危機

 
 
文.圖/劉烘昌 陸蟹生態研究室

  1995年,第一次在野外見到活生生的鱟,當時在金門浯江溪口潮間帶研究螃蟹,目睹了大量的稚鱟,還包括一隻正在蛻殼的個體,令我印象深刻。2005年4月初,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海馬島(Seahorse Key)沙灘上,見到上千隻鱟上岸產卵的壯觀場面;之後5月底,則在德拉瓦州的海邊見到數以萬計的候鳥爭食鱟卵的生態奇景,更讓我對「鱟」深深著迷。2015年,再度分別前往美國與金門看鱟,看到台、美兩地的鱟所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深覺台灣的鱟遭遇著急迫性的生存危機。

出現4億年的活化石 

  鱟在分類學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螯肢亞門(Chelicerata)的劍尾類(Xiphosura),最早出現在4億4,500萬年前的「奧陶紀」,並從2億年前開始就沒有明顯的改變,故有活化石之稱;目前世界上僅存活著一科三屬四種,其中三種棲息在亞洲的東部及東南部海域,包括南方鱟(Tachypleus gigas)、三刺鱟(或稱中國鱟或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及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在北美洲大西洋岸出現的則為美洲鱟(Limulus polyphemus)。現棲息在亞洲的三種鱟族群數量均不大,只有美洲鱟的族群數量較大。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生態觀察站】

台北植物園不看植物

園區內的鳥類群像

文.圖/沈競辰

  「啊!貓頭鷹耶!真的是貓頭鷹!……」一群人圍著草地邊,看著高樹上幾個灰黑色的模糊身影。原來是在台北植物園出現領角鴞,全身灰褐色的領角鴞是台灣地區分布最廣泛,也最有機會出現在人們生活周遭的貓頭鷹。都市水泥叢林,能看到真正貓頭鷹的機會少之又少,貓頭鷹的出現,自然會有大批遊客聚集觀賞,還登上媒體版面。

去台北植物園不看植物? 

  台北地區大型綠地不少,像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有大片可供遊憩的綠地,假日吸引非常多的休閒人潮。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台北植物園,那裡不但植物眾多,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野生動物,在都市中是訓練野外觀察的好地方。

  每天來台北植物園賞鳥、拍鳥的遊客,竟然比認識植物的遊客比例還高。到底台北植物園的鳥類有何特色?讓賞鳥人士趨之若鶩,就讓我們來台北植物園散散步,與植物園的鳥兒來個近距離接觸吧!

  台北植物園前身是日治時代西元1896年成立的苗圃,是台灣唯一都會型的植物園,面積雖然只有8公頃,卻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也是最老,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園內種植1,500種以上的植物,老樹密布,又有廣大的水域、人工河道等多樣性的棲息環境以及極高的植物豐富度,在水泥都市環境中形成一個彌足珍貴的綠色生態島嶼,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庇護場所,動物種類非常豐富的地方。由於,植物園長期保護之故,動物與人類間也建立了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

  漫步在植物園步道上,處處都有驚奇。隨處可見樹鵲在樹林間飛翔,翠鳥(魚狗)的潛水捕魚功力一流,小白鷺、夜鷺則在水邊等待游近的魚兒,珠頸斑鳩成雙成對在林下覓食,枯樹則成為五色鳥鑿洞築巢的好地點。多樣化的棲息空間,讓許多野外難得一見的鳥類,在這裡都大大方方地出現在步道旁邊,任遊客欣賞、讚嘆。由於鳥類眾多、交通方便又可近距離觀察,使台北植物園成為台北市賞鳥的熱點。其他低海拔的鳥類如黑枕藍鶲、小彎嘴畫眉、金背鳩、紅嘴黑鵯在園區的樹林中都很容易見到。

  植物園內一年四季花果不斷,自然就會吸引一些依賴植物為生的動物前來覓食、居住。許多植物演化出多肉的果實吸引動物取食,根據林業試驗所葛兆年博士的調查,鳥類取食最多的前3名植物依序為朴樹、茄苳及樟樹;取食植物最多的前3種鳥類為綠繡眼、白頭翁及五色鳥。另外許多小型昆蟲動物如蜜蜂、蝴蝶穿梭在花間授粉,金線蛙在睡蓮上曬太陽,松鼠在樹枝間跳躍;而這些動物又會吸引一些高階的肉食性鳥類如鳳頭蒼鷹、貓頭鷹前來捕食,形成一個食物鏈。許多鳥類也能藉著排遺、反吐或儲存種子將種子帶到距離較遠的地方,對植物的擴散繁衍有相當大的助益。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自然與文化相遇】

自然裝置藝術

 

文/呂光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圖/呂光洋、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是台灣首次有大型自然藝術活動在一座以保育為出發點的自然公園舉辦。活動紮根於深具生態保育價值與豐富河口文化的關渡濕地,以自然藝術為媒介,打造人與藝術、自然的對話空間,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從開辦起,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從第一屆的「自然.藝術」,到第三屆開始切入環境議題「全球暖化」,第四、五屆「濕地環境與文化」、「自然.藝術.生活」加入了人文的色彩,另外也有關渡在地的主題「記憶的寶藏」、「候鳥來了」,到今年的「感潮」;無論主題為何都深深緊扣著「藝術設計」、「文化運動」和「自然環境」的元素。活動中,除了作品的展示,開幕時會舉辦嘉年華有作品的解說、藝術家分享座談、大地藝術專題講座等活動,此外,園區內也開設許多DIY攤位,讓大人、小孩一起動手當個自然藝術家。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自然與文化相遇】

未來糧食危機的救世主

蟲蟲大餐

 
 

文.圖/楊平世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2014年10月23日中國時報胡姓記者來電說想訪問我,我覺得有些納悶,原來他是文教記者,從學校教務處洪主任處得知,我的通識課「昆蟲與人生」有900多人搶修,可是原限額只有200人,許多人都選不到;加上開學第一堂課時,由於想修的同學大排長龍,希望能有加選的機會,我考慮到即將退休,於是在下課後商請教務處能否開個更大的教室,以增加他們選修的機會。後來系辦公室吳小姐告知學校博雅館有個能容納400人的大教室,於是轉告助教開放同學加選,最後讓393位選上了這門課。其實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新聞,這門通識課每年幾乎如此,只是今年開放多一點人來選課,竟然引起跑校園文教記者的興趣,希望能來學校採訪我;而胡姓記者也頗認真,特地來旁聽這門兩個小時的課,想對我和同學作較深入地採訪和攝影。剛好碰上教到「食用昆蟲」這個章節,沒想到胡記者在10月27日的中國時報作了一個大頭條,也發了一張我作勢吃蟲的大照片;結果見報當天早上一到學校,就引來台視、中視及壹電視等5家電視台記者的興趣;下午2點多把我的研究室當成攝影棚,除了讓我介紹「昆蟲與人生」的內容之外,也放大介紹「食用昆蟲」這個主題;我想既然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從2003年起就已大力推廣食用昆蟲,何不趁勢推動一下國內食用昆蟲的發展,也為台灣的「創意料理」找個有趣的方向。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陸中國】

黑龍江水犁耕過的邊城

塔河.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市記遊

文/張育誠
圖/蔡惠卿

  中俄4,300公里的邊境線上有一道靚麗風景線,這條線被蜿蜒的黑龍江串流、被溫暖的人情濡沒、被美麗的生態與歷史文化交織、被我們台灣人與中國大陸朋友一起走過……。

  從台灣飛哈爾濱,在加格達奇中轉機再飛漠河(見「大自然」第128期),我們沿著黑龍江行車到塔河、黑河,最後渡江到對岸的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布市),旅途跋涉千里,白雲飄忽相伴於千山萬水,從腳步邁開那刻起,我們的心如飛鴻踏雪穿越時光隧道,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會遇見的人與物,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鳥翼掠影、松鼠伴隨,稠李子花瓣飄零……,於千萬年內之一瞬,輕撫白楊、從江中拾一顆石子,大自然問說「爾來了!」,我們也欣然回應:「哦,你也在這裡?」

  我們不忘在旅程中「生態觀察」,畢竟這幾年羈旅中國,看到她們城市發展的生機與困境,「霧霾」陰影揮之不去、過度開發與生態環保衝突……,有時亦覺在台灣「似曾相似」。但就在中國北極之疆漠河,尚保有大片天然樹林、藍天白雲與青山綠水,這如何不讓人雀躍歡欣?!

  「你的旅行生活有夢的成分。它在正常以外,而你卻在其中。它充斥著你從未見過、也可能不會再見的人。它伴隨偶爾的思鄉、孤獨以及一陣陣的盼望……,然而你如同進入探險世界的維京人一般,家在你返回之前都不再是家。」是的,且讓我們「四海為家」!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1800   Update / 2016-08-17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