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
聯合國大會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的建議,將每年的5月22日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目的在提升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與關注。2013年的主題為「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與「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國際水資源合作年」互相呼應。
水是生命所需,與生物多樣性密不可分,沒有任何生命可以不靠水而生存,藉助生態系統,特別是利用森林及溼地生態系管理水資源,是環境及人類雙贏的方法:森林與土壤系統能涵養水資源,做為天然的水庫,溼地系統則能過濾出乾淨的水資源,同時具有調節洪水的功能。
水資源雖然是再生性資源,但由於人口成長及各項發展所引起的需水量,使得水資源不僅缺乏,而且嚴重分配不平均。若不設法節約用水,則21世紀資源戰爭的對象將從石油轉為水資源,故如何永續管理及利用水資源,是全世界將持續面臨的挑戰之一。
林務局特別邀請相關專家學者,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和大家分享臺灣森林保育與生物多樣性、森林濕地系統、保育溼地 重現里山、氣候變遷下的水資源、臺灣缺水嗎、湧泉-人類用水的軌跡等議題。歡迎大家一同來關心水資源,瞭解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及重要性。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3樓
*原訂9/28童慶斌教授的演講,因故與10/26邱郁文博士演講日期對調,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交通資訊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三樓 (台北市新生南路入口)
公車:台大0南右、52、109、253右、280中山、280承德、284正、284副、284直、290、311藍、311紅、505、
510、901、中興-新生、敦化、松江-新生
捷運:搭乘捷運新店線,由公館站3號出口,沿新生南路側門進入即可抵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