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Function eregi_replace() is deprecated in /raid/vhost/swan.org.tw/www/newslt.php on line 40
保育新知-將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 以增進福祉納入主流的坎昆宣言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將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 以增進福祉納入主流的坎昆宣言

將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

以增進福祉納入主流的坎昆宣言

 

資料來源:《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
潤飾:李玲玲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本附件文字以生物多樣性公約網站資料為基礎,但部分用詞以本地常用辭彙取代(https://www.cbd.int/cop/cop-13/hls/in-session/cancun-declaration-draft-dec-03-2016-pm-zh.pdf)。】

 

我們,各國部長和各代表團團長,於2016 年12 月2 日和3 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之際,齊聚墨西哥坎昆,宣布:

1. 必須與大自然和地球母親(Mother Earth)和諧相處,這是實現所有生命福祉的基本條件,因為所有生命都依賴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和永續利用,依賴生物多樣性支撐的生態系統服務。

2. 生物多樣性為解決國際社會當前面臨的緊迫發展和社會挑戰提供了辦法。

3. 我們最關心的是,生態系統的退化和破碎化,不永續的土地利用的改變,自然資源的過度開採,物種的非法捕獲和貿易,外來入侵物種的引入,空氣、土壤、內陸水域和海洋的污染,氣候變化和荒漠化,都給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利影響。

4. 有必要改變人類的發展模式、行為和活動,尊重大自然。

5. 《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及其《永續發展目標》都強烈地反映生物多樣性,並為以變革的方式和整合環境、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觀點解決各種發展挑戰提供了新的機會。

6.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巴黎協定》認識到,在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時,必須確保所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該協定能夠而且應當有助於落實《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各項目標,反之亦然。

7. 我們必須進一步努力確保有效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及其愛知生物多樣性指標以及《卡塔赫納議定書》和《名古屋議定書》,並促進與永續發展、貿易、農業、漁業、森林和旅遊業等部門的相關國際論壇透過其他倡議的更密切的合作。

 

因此,我們承諾

在政府所有層面以及所有部門努力將生物多樣性納入主流,建立適合本國需要和國情的有效體制、立法和監管架構,並採取包容性經濟、社會和文化辦法,充分尊重大自然和人權,採取以下行動:

1. 確保部門和跨部門政策、計畫和方案以及各國政府所確定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以有條不紊和協調一致的方式,統籌為保育、永續利用、管理和復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而採取的各種行動。

2. 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納入國家審計和報告系統。

3. 更新和執行各國的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和行動計畫,以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

4. 加強促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體制支助和能力。

5. 鼓勵依賴或對生物多樣性有影響的部門在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以及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方面採取綜合辦法。

6. 促進生態系統的保育、永續利用和必要情況下的復育,並以此為基礎,實現良好的保健、清潔飲水和衛生、糧食安全、減少饑餓和改善營養、消除貧困、預防自然災害、具有抗災能力、永續和包容的城市和人類住區以及氣候變化適應和緩解。

7. 促進旨在實現充分和生產性就業的永續經濟增長,減少全球生態足跡,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促進和平、公正和減少一切形式的貧窮,解決各國和各區域人民之間的社會不平等。

8. 增加和加強具有生態代表性和有效連結的保育區系統和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育措施。

9. 促進創造和利用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和資訊,並讓社會隨時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和資訊支援各級決策。

10. 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教育方案以提高對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的認識。

11. 加強國際合作和鼓勵創新和轉讓適當技術。

12. 擴大從各種來源調動資源的力度。

13. 鼓勵全球環境基金、各開發銀行以及金融和合作機構等組織支援,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方案、能力建設、知識管理和執行機制方面公共政策的一致性。

14. 鼓勵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旅遊組織等聯合國系統的相關組織、各多邊環境協定以及其他組織和國際倡議及進程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和整合。

15. 幫助所有相關行為者和利益攸關方的積極和有效參與。

16. 採取行動加強原住民族和地方社區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能力,辦法是尊重他們的權利、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習慣使用以及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利用其傳統知識和做法所產生的惠益。

17. 改善私部門活動監管架構,加強獎勵措施,推廣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工具以及公正和公平地分享遺傳資源的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工具。

18. 透過價值鏈、安全和永續地應用技術以及淘汰有害的獎勵措施和加強積極的獎勵措施,支持永續的生產和消費。

銘記農業、林業、漁業和旅遊業嚴重依賴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依賴生物多樣性所支撐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這些部門也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生物多樣性,我們還承諾將採取本宣言所附指導意見中針對各個部門的具體行動。地球上的生命和我們的共同未來正處於危急關頭。迫切需要採取有力、負責任的行動,確保支持人類發展和福祉的生物多樣性財富和健康的生態系統得以生存。我們必須努力實現愛知生物多樣性指標和2050年願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因此,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和永續利用的主流化以及公正和公平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惠益方面,我們必須抱有更宏偉的目標和政治意願。

最後,我們籲請2016年墨西哥坎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其工作中考慮這一宣言。我還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將該宣言作為本次會議報告的一部分,並與各締約方、相關國際組織和利益攸關方合作推進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

本宣言將提交聯合國大會、2017 年永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和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

 

附件

關於將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納入

農業、林業、漁業和旅遊業的主流的指導意見

農業、作物和牲畜:

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和改善人類的營養,是全球性的發展目標。未來幾年的一個主要挑戰將是增加農業生產,以便為日益增多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生物多樣性是所有作物和牲畜及其多樣性的來源,因此是農業的基礎。養分循環、有機物質的分解、土壤的結構和復育、蟲害和疾病的監管以及對作物和牲畜生產有利的授粉等重要功能的維持,均依賴生態系統,而生態系統對於永續糧食生產和營養至關重要,因此也對人類的福祉至關重要。持續地滿足全球糧食需求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採取重大行動改變現行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辦法是:

1. 促進有利於糧食安全、人類營養、健康、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的永續農業;

2. 綜合全面地審視和評估生態系統以及農業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相互聯繫;

3. 利用綜合性跨部門規劃進程,減少低效率和提高生產力,包括酌情透過生態集約化,同時避免給陸地、海洋、沿海和內陸生態系統及其相關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利影響;

4. 保育和培育本地品種和在地品種,適應當地情況的品種和未充分利用的物種,包括受到生產集約化威脅的物種;

5. 執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動物、植物和遺傳資源全球行動計畫》;

6. 有效管理和保育授粉媒介;

7. 確認、保育和永續地管理土壤,使之成為活性生態系統以及農業和糧食安全的基礎之一,並推動對土壤生物多樣性的理解和保育;

8. 利用各項措施和獎勵誘因推廣多樣化農業生態系統和指定農業生物多樣性保留地,例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全球重要農業傳統體系;

9. 預防農業污染,高效、安全和永續地利用農業化學品、肥料和其他農業投入;

10. 安全和永續地使用適當技術,綜合、高效和永續地管理能源、水和土壤資源;

11. 在農業系統中推廣生物多樣性的利用以控制或減少蟲害和疾病;以及

12. 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包括多樣化程度更高的、基於更廣泛生物多樣性的飲食,以及在收穫後農產品管理中推廣最佳做法,以便減少浪費和糧食耗損,以及其他各項措施。

 

漁業和水產養殖:

海洋、沿海和內陸生態系統中存在大量水生生物多樣性,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方面對全世界的社區大有裨益。海洋、沿海和內陸生態系統在消除饑餓、促進健康和減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就業和收入的來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機會。漁業和水產養殖依賴永續地利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才能長期地維持經濟、社會和生態惠益。生物多樣性是野生魚類的來源,而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各項漁業政策、方案和計畫的主流,是維持作為繁殖、產卵和哺育棲地的關鍵,這些地區作對於野生魚類族群至關重要。永續漁業和水產養殖是永續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為確保這些組成部分的永續性,需要採取以下行動:

1. 將生態系統作法納入漁業政策、方案和計畫以加強永續漁業和水產養殖,為糧食安全和營養作出貢獻;

2. 確定保育和永續利用漁業資源的行動,這些行動應有助於族群長久的永續性,減少對受威脅物種和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確保這一重要部門的長期可行性;

3. 保育漁業界的生計、收入和就業;

4. 保育海洋、沿海和內陸水域系統,承認這些系統的碳儲存和碳匯作用;

5. 加強行動減少污染,包括能夠給海洋、沿海和內陸水域系統造成損害的雜訊和塑膠材料;

6. 加緊努力開發和利用監測、追蹤和永續管理漁業和水產養殖的技術創新,以減少混獲、棄魚和廢物,並透過改進方法保障長期生存能力;

7. 推廣和鼓勵利用本地物種的水產養殖;

8. 大力預防、控制和消除外來入侵物種;

9. 制定減少無管制和未報告的捕撈及非法貿易的策略;以及

10. 加強執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負責任漁業行為守則》。

 

林業:

森林擁有全世界大多數的陸地生物多樣性。熱帶、溫帶和北方森林為動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多樣化的棲地。永續發展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受到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的多樣化程度的影響。森林為人民提供的各種惠益遠超木材的提供。森林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對於貧窮和弱勢群體特別重要。此外,對很多人,特別是對原住民族和地方社區來說,森林是文化身份、精神和世界觀的基本要素。透過制定和實施適當的政策和做法,林業有助於森林和野生物的保育。在這方面,建議在保育和永續利用森林方面採取以下指導意見:

1. 促進永續的森林管理,將之作為動態的、不斷發展的概念,保持和增強所有類型森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

2. 理解森林生態系統作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和環境服務的來源的重要性,強調其對於人類福祉、水供應、糧食安全、營養和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依賴森林的社區而言;

3. 強調森林作為碳匯的重要意義和森林在制定氣候變化調適與減緩策略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與減少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相關的活動,保育、永續管理森林和增強森林碳儲存的作用,以及在保育免遭自然危害和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加強全球土壤和山區夥伴關係的落實;

5. 設計和促進復育、保育和永續利用森林資源的獎勵措施;

6. 促進私部門參與發展面向減少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的生產鏈,與此同時增加土地持有者和社區的經濟和社會福利;以及

7. 促進執行《國際森林協定》。

 

旅遊業:

旅遊部門是全球經濟中的主要部門之一。基於自然的旅遊能夠透過各種活動直接為保育敏感的地區和棲地作出貢獻,例如透過公園入場門票和提高對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可透過各種途徑確保旅遊業的永續性,同時確保旅遊業對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的貢獻,包括:

1. 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政策和模式,讓旅遊業成為推動變革的因素;

2. 促進旅遊業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支持在旅遊業內外讓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

3. 實施負責任的業務做法;

4. 加強旅遊業,使之成為高品質就業、投資、培訓和發展的來源,改進人民的生計,包括與原住民族和地方社區一起努力支持他們的願望;

5. 促進旅遊業,使旅遊成為遊客的一種有意義的經驗,與此同時加強對於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理解;

6. 鼓勵採取永續的綠色和藍色基礎設施、永續的生產與消費、保育地景和生態系統、利用土地規劃和促進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文化價值觀;

7. 促進研發和利用各種技術將旅遊業變成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工具;

8. 執行世界旅遊組織的永續旅遊方案;

9. 投資於旅遊運營者的教育方案,使他們更好瞭解生物多樣性在他們工作中的重要性;

10. 建立和支持體制架構以支持永續旅遊業的發展;以及

11. 投資於旅遊部門的生物多樣性能力建設方案。

Hits / 1531   Update / 2017-01-10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